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> 新闻 >> 正文
记念张良皋先生
发布时间:2015-01-17

数日前为整理风景园林系学术活动档案,还重温了张良皋先生2007年为我校师生所做的讲座——《大观园的建筑和园林》,那一年,他已是84岁高龄。2015114日,带着著作《红楼内外》未尽的遗愿,张良皋先生离我们而去,享年92岁。

张良皋先生来华农讲学两次。第一次是2003年冬,二教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,迟到的我只能站在走廊边听完讲座。依稀记得他谈了江南园林,谈了悉尼歌剧院建筑艺术。让我记忆尤深的讲座后半部分,张先生谈及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和山水,“这么美的建筑和山水,值得我们去研究。华农的同学们是搞风景园林的,更应该去挖掘这些宝藏”。他激情洋溢的呼吁深深策动了我,不仅仅因为我是华农风景园林人,还因为他所说的“鄂西”正是我的家乡。这份激动和信念,最终促成了我后来的博士论文选题;第二次是2007年冬,地点是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讲堂,同样是济济满堂。张先生凭着建筑学的推理、历史学的考据和诗性的智慧,演绎了他脑海中的宁国府、荣国府和大观园。他提出大观园应该存在“礼仪、馆舍、幽静、后勤”四个分区,让人耳目一新。在谈到大观园布局时,他提出:只有满足“一条游线就能完整游览大观园,不走回头路”的空间布局,才是最佳布局,这一观点无疑是对大观园“移步换景”的上好注解。讲座之后我们了解到,张先生对红学的研究并非一时兴趣,而是始于“文革”期间,白天搞专业,夜间钻“红楼”。“广泛涉猎,厚积薄发”,这是张先生给我们的赠言,也是他的治学之道。

晚年笔耕不辍的张先生先后著书《武陵土家》、《老房子——土家吊脚楼》、《匠学七说》、《巴史别观》和《中国民族建筑——湖北卷》,91岁高龄还完成了《蒿排世界》,准备付梓。这些著作,既透出他博览群书、融会贯通的智慧,也浸着他遍访实地、执着求真的汗水。在我们研究鄂西南民族聚落景观的过程中,张先生的著作常常是我们按图索骥的“法宝”,对照他多年拍摄的照片或记录的文字,我们才得以读懂那些逐渐消失的风景。即便是晚年,为了获得一手资料,张先生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实地调查的机会。在我们田野调查过程中,有时甚至出现张先生“前脚走”我们“后脚到”的情形。记得2007年夏天,为了寻访在利川市大水井高仰台新近发现的一处民国建筑,我们艰难地穿过一段泥泞陡坎,田间的老伯疑惑地看着我们,“昨天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也来看过,旧房子有么子好看的哟?”原来,张良皋先生已先我们一步做了调查!对待历史的线索,张先生也认真求证。2012年夏天,我将完成的博士论文稿呈送给张先生时,提及土司时期武陵山区的建筑有官民等制规定,土官衙署“绮柱雕梁”,百姓建筑“不许盖瓦”。张先生很感兴趣,说下次见面一定要把这段文字的文献复印一份给他。可惜我随后不久就出国访学,回国后又忙于教学及琐事,竟未在他生前将文献呈送给他,引以为憾!

张先生精于英语,得以游览世界。他爱智爱家,奔走呼吁。凭着国际视野和诗人激情,他一次又一次地将本土建筑和风景推向世界。早在1985年,他著文《利川落水洞应该夺得世界名次》,促使深藏山中的溶洞成为今天的腾龙洞风景名胜区。他把土家吊脚楼誉为巴楚建筑与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、“中国民族建筑的奇葩”、“人间仙居”,促使宣恩彭家寨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,使得利川大水井李氏庄园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。面对传统建筑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人居环境,他赞叹土家人个个都是“风水师”,不吝溢美之辞。他盛赞武当山建筑群是中国第二次文艺复兴标志性建筑,“祈祷上苍让我能活到2018年,希望能在武当山举行中国文艺复兴标志性建筑600周年庆典!”也成了他的遗愿。

人们对他92年的人生角色有这样的概括: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生、二战军人、建筑师、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、教授、建筑遗产保护专家、红学专家、诗人。对这位“通才大匠”,还应该加上一个角色——风景园林专家。正是饱含着对本土自然和文化的热爱,他才会扎根本土风景,并自信地放眼世界。

  2015年1月18日,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高翅教授参加了张良皋先生追悼会,张斌教授代表风景园林系敬献了花圈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张斌


电话:027-87282135  地址:中国·湖北·武汉 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  邮编:430070

CopyRight 2014 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